2015年,中國政府發布《中國制造 2025》,提出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醫療的應用目標,此后又陸續頒布了一系列利好性政策文件。在剛剛落幕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醫療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,工業和信息化部辛國斌副部長表示,將通過持續加強關鍵技術攻關,提升產業發展活力,培育新模式、新業態,加快新型醫療機器人研發,健全安全保護體系等措施,助力醫療機器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。天時地利人和,行業技術的突破呼之欲出。
醫療機器人屬于高端醫療器械,具有高技術壁壘、高準入門檻、高附加值等特點。軟硬件研發與產品設計、定型的過程,大多由包括元器件與零部件、軟件開發、以及整機研發在內的多方企業協同合作完成。全球范圍來看,醫療機器人的發展以美國企業為引領,在市場規模、臨床研究水平方面都居于領先地位;德國、日本、法國等國家緊隨其后。發展醫療機器人的關鍵技術是運動控制,其包括了減速器、伺服電機和驅動器,三者成本合計約占機器人總成本的70%。但目前,這些核心部件主要依賴進口,成為制約我國醫療機器人發展的關鍵障礙。
驅動器作為醫療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,是醫療機器人可靠性的有力保證。驅動器通過接收控制要求,實時響應命令,結合電機閉環反饋,為機器人每個關節產生精準的輸出力矩,使機器人實現靈活而精準的運動控制。精正智造此次推出的智能驅動器,基于數字孿生平臺而研發,結合大數據、大算力、強算法,各項關鍵指標均可媲美國際領先產品,并具備本地化服務優勢,能適應醫療行業高性能、高可靠性、高效率的嚴苛需求。在體積方面,同比超越了國際市場主流產品,長度和寬度分別縮小10%和22%,整體體積縮小10%以上。在產品設計方面,精正智造智能驅動器創新性采用數字孿生技術賦能硬件設計,在同等硬件參數條件下實現30-60%控制性能的提升,有效抑制末端抖動,給設備和人帶來更完善的安全保護,并大大提升方案驗證效率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以往令客戶頭痛的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難題,也隨著行動元覆蓋華北、華南、華東的本地技術支持團隊帶來的實時遠程協助、虛擬模型調試和大數據反饋調試,得以迎刃而解,客戶搭建和使用效率大大提升。